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 >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逐步构建

2023-08-15 05:25:33来源:新京报

作为我国的生态大省,福建省林地面积达1.3亿亩,森林覆盖率连续44年保持全国第一。生态资源是福建省最宝贵的资源,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节点上,福建省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支撑的压力更加凸显。如何应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新京报记者专访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共。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共。受访者供图

投入261亿元开展生态保护修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京报: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自然资源领域治理和改革工作上,近年有哪些进展和突破?

陈永共:近年来,我们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新定位,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保护和保障,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主动站位、积极作为。

在科学构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方面,通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把全省27.52%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7%以上。基本完成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建成覆盖全域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阳光规划”系统。

针对有序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自2019年以来,我们共投入生态保护修复资金261亿元,组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16个,一体化推进主要江河流域、海洋、矿山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

我们还不断深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例如立足山多地少省情,以泉州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节约集约示范县、“标准地”改革、建设用地双控、绿色矿山、“和美”海岛建设等为契机,深化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以占全国1.3%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4.27%的生产总值。

同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领域改革。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持续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等5项经验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向全国推广。

此外,我们在全国率先开展“天地网”动态执法监管,建立“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长效监管机制,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零容忍”坚决遏制新增违法问题,切实保护好土地、海洋、矿产等各类自然资源,从严筑牢全省生态安全屏障。

新京报:修订后的《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自今年1月起施行。在湿地开发利用监督、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开展了哪些工作?

陈永共:我们向来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按照《条例》要求,首先是加强项目用海审查,对确需占用滨海湿地的国家重大项目、防灾减灾项目、线性基础设施建设等,严格湿地利用活动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湿地保护措施等内容审查。认真落实国务院相关精神,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

同时,严格海岸线保护,建立自然岸线保有率管控目标责任制,列入沿海地方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确保全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国家下达指标。

此外,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和整治修复,全面规范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现有沿海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蓝色海湾”整治修复等工程。

设“村级哨兵”,强化自然资源督察

新京报: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上,福建省将重点开展哪些国土空间规划任务?

陈永共:近年来,福建省将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作为重点内容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一方面,积极构建深度开放、两岸融合的国土空间格局。积极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促进省际间产业、生态、文化、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深度合作。加强闽台应通尽通,实施多区联动发展,深化自贸区改革、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实现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另一方面,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形成“双向开放”格局。高质量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以国际空港、海港和陆港为核心,重点打造“福州、厦门、泉州、平潭”四大开放门户。提升门户的枢纽功能,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先行区”,积极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打造链接国际市场和国内腹地的大通道。

新京报: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通报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重大典型问题,其中包括福建漳州一医院违法侵占耕地挖湖造景。对于严守耕地红线,要如何加强督察执法?

陈永共:我们认真吸取这起侵占耕地挖湖造景问题的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遏制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

首先要精准发现问题。通过强化“天地网”动态执法监测,开展全覆盖的五级网格化巡查,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对违法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发现问题后,要全面推动整改。实行违法问题清单管理,坚持分类施策,做到整改到位一宗,销号一宗。同时,对问题较多的市县进行实地督导,将情节严重的重大案件列入重点督办清单,严肃通报督促整改。

从严格责任落实方面,要坚持“督问题”与“查责任”并重,建立常态化省级自然资源督察机制,定期向市县政府通报违法问题及整改情况,建立卫片执法预警约谈制度,冻结违法用地所在地储备库中的补充耕地指标。

最后是要构建长效机制。通过完善土地卫片执法闭环管理机制,构建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和纪检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建立“市级督导、县级主体、乡镇处置、村级哨兵”的长效机制,做好违法问题防控和处置。

持之以恒实施生态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新京报:“十四五”时期,福建省自然资源工作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陈永共:“十四五”时期是福建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关键五年。与此同时,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空间布局、要素市场改革等方面提出新目标和新任务,自然资源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认为,首先是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责任更加重大。自然资源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全面提升自然资源监管、服务、支撑能力。

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任务更加繁重。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闽台区域合作等重大战略,为福建省加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要加快构建以“两极两带三轴六湾区”为主体的开发格局和以“两屏一带六江两溪”为骨架的保护格局,以精准化的自然资源配置,助力形成优势互补、山海联动、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让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支撑的压力更加凸显。“十四五”时期,福建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的刚性需求维持较高水平,但耕地占补、进出平衡压力增大,一些重要矿种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结构性短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转变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福建资源禀赋不足,适宜建设空间有限,资源利用水平总体不高,需要创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转变自然资源利用方式,通过有效制度供给提高自然资源管理效率。

加快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挑战也更加艰巨。近年来,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需要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之以恒实施生态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更高起点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新京报: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福建省自然资源部门如何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陈永共:福建省逐步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目前正在加快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为统筹谋划全省生态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坚持整体规划、系统保护、综合治理原则,科学实施闽江、九龙江流域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修复林地、湿地和废弃矿山面积45万亩,修复河道堤岸317公里,全省重点流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扎实推进蓝色海湾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海域面积2.4万亩、岸线长度38.4公里,海岸带生态防护能力与服务功能不断提升。

此外,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南平市率先在全国创新国家公园“外圈”协同保护“内圈”模式;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建立“森林生态银行”模式,推出“林业碳汇贷”“竹林认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建立“绿水维护补偿”机制等一批全国或全省首创的经验做法。厦门市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和“水美经济”、三明市林权改革和碳汇交易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案例先后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

新京报:你认为,如何让广大群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陈永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构建生态文明的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能动性。我们作为主责部门之一,要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我认为,要加强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活动,利用新媒体加强自然资源政策解读,促进公众将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共同认知和自觉行动。

同时,要拓宽参与渠道,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例如,在起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计划、确定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时,通过线上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确保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创新参与机制、共同形成工作合力也很重要。可以探索建立社会资本参与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机制,组织实施一批社会资本参与的示范项目,引导公众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监督工作,逐步构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白爽 校对 赵琳

关键词:

上一篇:燃动一“夏”,苏州相城活力岛文化惠民活动唤醒夏日多巴胺
下一篇:最后一页